“你说,要是咱家日子过得再紧点互联网金融股票配资,你会不会怪我?”父亲坐在炕沿上,盯着手里的烟锅,烟丝早烧成灰了,却迟迟没磕掉。
我抬头看了他一眼,心里咯噔一下。
“爹,你这话说得怪吓人,咋了?”
那是1975年的深秋,天刚擦黑,院子里冷风刮得直往人脖子里钻。
灶台上那锅热气腾腾的红薯汤香味儿才刚飘出来,父亲就把我叫进了屋。
他那表情,我从没见过,像是有什么压在心口,喘不过气来。
父亲沉默了很久,才低声说:“今天我去了一户人家,是来找我看病的。”
说着,他抬眼瞅了瞅我,眼神里带着一点犹豫。
“那户人家,穷得不像话。屋顶的瓦片缝里透着光,墙上还砸了个洞,连炕上的被褥都打着补丁。家里人病了,连药钱都凑不出来,硬扛了好几年了。”
我听得心里一酸。
父亲是村里出了名的“好心郎中”。
展开剩余86%我们家虽然不富裕,但父亲常说,治病救人是做人最重要的事,遇到没钱的穷人家,他总是分文不取。
可这次,他的神情却比往常要复杂得多。
“爹,你是不是又给人赊账了?”我试探着问。
父亲摇了摇头,语气里透着点憋屈:“账是赊了,可我觉得这不是一般的事。”
他停了一下,像是在酝酿什么,接着说:“那户人家炕头上,摆着一张老照片。我一眼就认出来了,照片里的人,叫董庆海。”
这名字一出口,我整个人都愣住了。
“董庆海?那个……当年给咱家送粮的董庆海?”
父亲点点头,脸上浮现出一种说不清的神色。
“没错,就是他。当年咱家快饿死的时候,是他扛着二十斤红薯干送过来,救了咱一命。”
我脑子一时转不过来,脱口而出:“可是,他不是后来搬走了吗?咋又扯上了?”
父亲叹了口气:“他走了,可他儿子还在。这次找我看病的,就是他儿子。”
这话让我彻底没了声儿。
那一年,是1960年。
大饥荒,家家户户都在饿肚子。
我才五岁,记得那段日子,家里的米缸早空了,母亲带着弟弟哭得眼睛都肿了。
父亲坐在炕头上抽着旱烟,一言不发。
直到那个深夜,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。
父亲打开门,就看见一个男人扛着一袋红薯干站在那儿,脸上的神情有点紧张。
他说:“你们家日子过得紧,我这里还有点粮,赶紧拿去吃吧。”
说完,没等父亲多问,他就转身走了。
只留下一句话:“人活着,最重要的,是别让孩子饿死。”
后来我们才知道,他叫董庆海,是隔壁村的。
也正是那一袋红薯干,让我们一家人熬过了最难的日子。
可谁能想到,十五年后,救命恩人的儿子会出现在父亲的诊桌前。
我愣了半天才回过神:“爹,那你打算咋办?”
父亲把烟锅磕了磕,眼神变得坚定:“咱欠人一条命,这事不能当没发生过。明天,我再去他家一趟。”
第二天一早,父亲带了点药材和几个馒头,硬是拉着我一起去了。
一路上,冷风刮得脸生疼,天边的太阳被云遮得模模糊糊的。
到了董家门口,我一眼就看见那破旧的土墙屋。
屋顶的瓦缝里露着天光,门口堆着几根干柴,连院子里的鸡笼都空空荡荡。
男人听见动静,赶紧从屋里跑出来,连连招呼:“您来了,快进屋。”
屋里更寒酸,炕上的被褥破破烂烂,角落里还挂着几件早已褪色的衣服。
男人的媳妇躺在炕上,脸色黄得像蜡。
两个孩子躲在门后,怯生生地看着我们。
父亲把药材放下,又掏出几个馒头递给男人:“家里人吃点,别饿坏了。”
男人接过馒头,眼眶一下子红了。
“我……我是真没办法了,才来麻烦您。家里这几年光看病,啥都没了。我……”
他的话还没说完,就哽咽了。
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,语气里满是安慰:“别说这些,先把病治好再说。”
我站在一旁,心里五味杂陈。
回来的路上,父亲突然开口:“金牛,你觉得咱家那几样老物件,还值几个钱?”
我一愣:“爹,你是说,那几块银器?”
父亲点点头:“是啊,留着也没啥用,不如拿去当了,给董家治病。”
我急了:“爹,那可是祖上传下来的!咋能当了呢?”
父亲停下脚步,回头看着我,眼神里满是严肃:“祖上留下这些,是让咱们做人有骨气,不是让咱们守着它不管别人的死活。”
我张了张嘴,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后来,父亲真的把那些银器拿去当了,换来的钱全送到了董家。
村里人听说了这事,背后议论纷纷。
有人说父亲傻,家里本来就不宽裕,还非要去帮别人。
可父亲从来没解释过什么,只是每天照样下地、看病,日子过得清清淡淡。
直到半个月后的一天,董家的男人带着全家上门了。
他提着一篮子鸡蛋,手里还捧着一块腊肉,进门就跪下了。
“您大恩大德,我这一辈子都记着。这些东西,您一定得收下。”
父亲赶紧把他扶起来,摆手说:“这些东西你拿回去,咱两家之间,不是债,是情。这情啊,记在心里就够了。”
男人的眼圈一下子红了,嘴唇哆嗦了半天,才挤出一句话:“您是个好人。”
那天之后,父亲再也没提过这件事。
可我知道,这份情,已经刻在了他心里。
多年以后,每当我想起这一切,心里总会涌上一股暖流。
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子里,其实藏着最深的善意和温暖。
“爹,你觉得人这一辈子,最大的恩情是什么?”
父亲抽着烟,眼神里透着一种深沉的光:“是还得起的情互联网金融股票配资,也是记得住的义。”
发布于:福建省